福清生态文明建设综述:?#26149;謾?#32511;色文章” 绘就“生态画卷”
福清新闻网-福清侨乡报12月27日讯(记者:陈盼兰)春天鸟语花香,夏天绿树成荫,秋天青黄相间,冬天绿意不改……改革开放以来,福清的生态越来越好,环境越来越美,抬头望去,是明媚的“天空蓝?#20445;?#25918;眼四顾,是怡人的“生态绿?#20445;?#32511;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在福清有着最生动的实践。
转观念,谋求绿色发展
过去的福清,是山穷水贫的“地瓜县?#20445;?#20154;们孜孜以求的是生存?#22836;?#23637;。为了“求发展?#20445;?#31119;清也曾经一度在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付出了代价,大自然为此敲响警钟。这让福清意识到,这样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。为此,福清开始?#24179;狻?#29983;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”的难题。
龙江是福清的“母亲河?#20445;?#22312;本?#20848;?#21021;因为污染严重,龙江一度被列为全省12条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。
2006年起,福清全面启动龙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,此后龙江整治力度空前,水质逐年提升;2009年,福清启动新一轮龙江综合整治工程,建设水景岸景工程,龙江水开始“灵动”起来。2010年底,设施齐全的龙江公园建成开放。
伴随着龙江综合整治的开展,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”的老旧观念被摒弃,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。福清深刻意识到,生态环境的无形价值是百万玉融儿女赖以生存的根本,是福清实现跨越赶超的希望所在。
近年来,福清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,相继推出一系列战略决策、行动方案和?#36139;?#35774;计,绿色发展的“紧箍咒”越念越紧:2016年以来,全市累计拆除关闭畜禽养殖场1852家共260万平方米,龙江、?#23665;?#31561;流域水质明显提升;2017年,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.1%,城市、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100%和93.3%;全面?#24179;?#27827;长制?#20445;?#25512;行全民治水模式,常态化开展无人机?#22496;印?#19975;人?#22496;?#28165;障活动;入选第二批省级综合治水实验县;实施“两江八溪”共12条河道整治;大力?#24179;?#20892;村生活垃圾、污水整治,完善“美丽福清”监管平台,规范城乡个人建房行为,并大力?#24179;?#31227;风易俗,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、减轻群众负担。
今年,我市高站位、高起点规划,启动总面积31.26平?#28966;?#37324;的城市中央公园前期建设,全长6.7公里的五马联动主线工程已经贯通。同?#20445;?#20197;中央公园这个城市“绿肺”为中心,围绕湖库水系连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,在沿线建设多个滨水景观提升改造项目,成绩可圈可点。
生态文明建设,彰显历史担当,也蕴含治理智慧。如今的福清,早已褪去了黄土铺地的尴尬,龙江畔翩翩起舞的白鹭,是福清良好生态环境的最好代言。
强意识,深植生态理念
植树造林、退耕还林、“青?#28966;?#30333;”治理……从城区到乡村、从公园到河?#24076;?#20174;“绿色小区”到“绿色单位?#20445;?#20174;政协委员林到海峡青年创业林……改革开放以来,福清开始了一场场为大地增绿的绿色革命,全市植绿、护绿、爱绿蔚然成风。
2008年,福清获评省级园?#27542;?#24066;。近10年来,全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完成造林7773公顷,进一?#28966;?#22266;和完善了沿海生态屏障。同?#20445;?#22823;力实施沿路、沿江、沿海、环城一重山“三沿一环”的造林绿化?#22836;?#23665;育林工作。
近年来,福清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?#24179;?#22478;市可?#20013;?#21457;展的重要环节来抓,以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为目标,围绕“三城同创”、国家生态?#20889;?#24314;、文明城?#20889;?#24314;、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,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强度?#24230;搿?#39640;标准建设,全面?#24179;?#29983;态文明建设,促进城市环境?#20013;?#25913;善和城市品位有效提升。同?#20445;?#37325;点实施了省级森?#27542;?#24066;建设、“全民动员、绿化福清”行动、“一江、四溪、四山”城市公园建设、“四绿”工程、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治理,“两违”整治、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、畜禽养殖污染整治、湖库水系连通建设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城乡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,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,生态产?#21040;?#19968;步提升。
2017年,福清获评省级“森?#27542;?#24066;”。2018年,福清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38.9万株。目前,全?#26032;?#21270;覆盖率达46.82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.65平方米。
40年来,持之以恒的绿色发展换来焕然一新的城乡面貌,带来深入人心的绿色发展理念,更带来生态与经济互动的绿色效益。
今年5月中旬,福清首条玉融山环山栈?#32769;?#24066;民开放,瞬间成为福清的又一处“网红?#26412;?#28857;。
位于镜洋镇波兰村的26度农庄,集旅游观光、休闲度假、农耕体验等于一体,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。
沙埔滨海旅游小镇、一都“山地慢城”全域旅游集镇、东壁?#27827;?#20048;文旅小镇、永鸿文化城……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遍地开花,为福清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股绿色力量。
富民生,共享绿色福祉
拥有天蓝、地绿、水净的美好?#20197;埃?#26159;每个福清人的梦想。生态环境保护好了,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。
40年前,福清城区没有公园。40年来,福清城区公园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,仅龙江两岸就有融侨园、福耀园、龙江公园、龙江生态文化园、天宝陂公园、观音埔湿地公园、溪下湿地公园和市民休闲公园等12个公园。目前城区共?#20889;?#23567;公园37座,所有公园免?#20005;?#24066;民开放,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生态福利。
40年来,福清城区公园的规模从点状向成环串珠?#28966;?#22253;逐步拓展,绿化配置从单调向乡土化、花化、香化,彩化逐步提升,配置服务从匮乏向舒?#26102;?#21033;逐步完善,城区公园的每一次提升都让市民幸福满满。
眼下,福清市湿地公园A?#25105;?#24320;工建设,占地8.2公顷,预计明年春节前基本建成。建成后,市民可在湿地公园内近观稻田湿地、远眺江河美景,庞大的公园群亦将再添新军。
多年来,新农村建设、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也让福清乡村面?#19981;?#28982;一新。
一都镇后溪村,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,利用地材打造富有乡土气息的美丽?#20197;埃?#24182;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、深厚的文化?#33258;蹋?#25171;造生态旅游名片,助力乡村发展。
海口镇云光村,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湖库水系连通建设工作,引进民间资本、社会力量打造“生态休?#26032;?#28216;”样本,为古村落注入“活水”。
从一穷二白的“地瓜县”走来,福清人民用40年时间,创造?#24605;以?#32654;丽、幸福安康的生活。而福清的生态之变,更让世人惊喜不?#36873;?#32511;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福清将像?#28304;?#29983;命一样善待自然、呵护环境,在改革开放浪潮中,继续绘就生态文明的底色。